查看原文
其他

溪流笔谈▏从当年参加高考的两院院士谈高考说起

溪流 溪流之海洋人生 2023-05-07
点击上方“溪流之海洋人生”即可订阅哦

马上又到高考季,本周7日至8日高考正式开考,学子们将迎来人生中一场重要的考试。在此,祝考生们都能正常发挥,并取得好成绩。

高考,对每个人都是一场重要的考试,尤其对“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的前几届考生来说。文革的十年毁掉了他们的少年梦,文革结束后重新走进了课堂,那是他们所处时代之所幸。40年来,高考成为个人命运的支点,中国有超过2亿人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高考也是中国的支点,中国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中国的命运从此改变。

当代中国社会,他们有些已经成为了的精英分子和中坚力量,其中就包括文革后走进考场的当今一代院士们。“入学时的化学教材是临时赶编、手刻蜡纸油印出来的,开学两天后才分发到同学们手中”,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兰荪的高考记忆;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专家甘晓华,高考前当过木工和农民,在得知高考消息后只有一个多月复习时间,但他是生产队长,不能请假回家复习,只能白天在田里干活,晚上抽时间复习。“山村里没有电,连煤油都舍不得买,只好用供抽水机用的柴油点灯”,那是留给甘晓华院士的高考记忆。

为此,湖南大学出版社历时一年完成了一本特别的新书《两院院士忆高考——77级、78级大学生的高考故事》。该书为纪念改革开放暨恢复高考4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出版发行。书中51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2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9人)撰写署名文章,披露了自己鲜为人知的高考记忆。并于5月29日在湖南大学举行新书发布会。

新书发布会现场

多年过去,关于那年的高考,仍是两位院士兴奋雀跃的记忆。在陈政清院士的30岁,尽管高考已迟到11年,但是恢复高考消息的传来,仍会带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振奋,而对于彼时17岁的谭蔚泓来说,恢复高考,是证明自己、改变命运的绝佳机会。

在那个流行“上山下乡”的年代,他们经历着时代变革的阵痛,背负着后人难以想象的时代枷锁,但他们又是幸运的,得享时代变革带来的命运“福音”。但是,真正改变自己命运,真正在高考“扬帆起航”的秘密,还是在于他们的努力奋斗。陈政清院士在当时“无论有条件还是没有条件,我都坚持看书学习。农村夏天蚊子多,我穿上长筒胶鞋看书,曾被当作笑话在‘知青’中流传。”而谭蔚泓院士则对“晚上和姐姐一起躲起来搞复习”记忆尤深。这是属于他们的芳华。

多年过后,当他们气定神闲地谈起当年的备考经历时,背后正是他们为自己的高考梦想所付出的汗水,那种艰辛与不易,恐怕只有亲历者才能够真正体悟到,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他们对高考的“梦想终于扬起风帆”“不负重托”的感慨中体味一二。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陈政清

彼时的高考,与今日高考,已大不相同,但是,在人生进阶意义上可能还是相似的。作为人才选拔机制,高考给命运带来的改变,终究是有限的,未来人生改变的可能性,依然需要自己的坚持努力和不懈奋斗。在两位院士的高考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属于他们“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他们为了“梦想”“重托”在学术中的艰难跋涉和坚持不懈,也看到了大学之于他们的意义。在陈政清院士的回忆中,他不无深情地描述了那时在湖南大学所亲历的“最安静”“最热闹”“最长龙”,这“三最”无不闪耀着千年学府——湖南大学的优良学风,这是湖南大学在教书育人上无比珍视的宝贵财富,让这样的学风不断得到传承,成为今天的湖南大学最靓丽的校园风景。

周绪红院士

“2018年春节,我们去拜访周绪红院士。他正在家整理大学期间的读书笔记和作业本。工整的字迹,漂亮的手绘工程图。有的题目,他做了七八种解题方案。周院士是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他们中产生了200多位两院院士。他们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弄潮儿,也是把浓浓爱国情以科技的方式融入祖国建设的奋斗者。”在新书发布会上,湖南大学出版社社长雷鸣说。“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也是勤奋努力、不怕挫折、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家国情怀,支撑着我们。”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说。这些经历了特定历史的科学家,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自身奋斗目标与公民社会责任间的“处理”,展现得淋漓尽致。

得知“两院院士忆高考”选题计划,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付小兵主动投稿。这位经历了1977年和1978年两次高考的科学家,深情的回忆了自己在老山前线参加战伤救治任务,在血与火中前行的故事。

让51位院士共写一本书,约稿难度会很大?并非如此。院士们很乐于分享那个年代的自身经历,只为给后来者传递一份精神。“无论何时何地,个人的命运都是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紧紧相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奇的自述,如此“提示”读者。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据统计,全国共有170多所高校培养出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培养和造就中国两院院士校友人数全国最多,高达86人,勇夺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培养两院院士最多大学排行榜冠军。清华大学40人,居第2;北京大学31人,列第3;浙江大学27人,居第4;吉林大学21人,挺进全国5强;南京大学20人,居第6;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17人,并列第7;复旦大学16人,列第9;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各14人,并列第10。

两院院士毕业院校高度集中于前10所高校,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中国七星级大学,堪称“中国院士摇篮”,这些高校基本属于我国办学历史悠久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和中国最顶尖大学,也是最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高校,这些高校在建国后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扶持和大力建设,而且在改革开放后更是得到了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等的倾斜性照顾。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培养了中国的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等,经教育部批准,国科大从2014年起开始招收本科生,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

名列全国前二十的其他大学依次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兰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等高校。恢复高考39年来,两院院士校友人数在10人以上的大学仅有18所。下面就列表说明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培养两院院士最多的大学排行榜100强。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培养两院院士最多大学排行榜100强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地区

院士数

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86

2

清华大学

北京

40

3

北京大学

北京

31

4

浙江大学

浙江

27

5

吉林大学

吉林

21

6

南京大学

江苏

20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17

7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17

9

复旦大学

上海

16

10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14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14

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13

13

武汉大学

湖北

12

14

东南大学

江苏

11

14

兰州大学

甘肃

11

16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10

16

山东大学

山东

10

16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10

19

四川大学

四川

9

19

湖南大学

湖南

9

19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

9

22

中国石油大学

山东

8

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

8

24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湖南

7

24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7

24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7

24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7

24

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

7

24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7

30

中南大学

湖南

6

30

厦门大学

福建

6

30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6

30

西北大学

陕西

6

30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6

30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6

30

郑州大学

河南

6

30

第二军医大学

上海

6

38

东北大学

辽宁

5

38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5

38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5

38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

5

42

中山大学

广东

4

42

同济大学

上海

4

42

天津大学

天津

4

42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

4

4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4

42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4

42

第三军医大学

重庆

4

42

山西大学

山西

4

4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

4

51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3

51

南开大学

天津

3

51

重庆大学

重庆

3

51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3

51

西南大学

重庆

3

51

河海大学

江苏

3

51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河南

3

51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3

51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

3

51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3

51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

3

51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3

51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

3

51

湘潭大学

湖南

3

51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

3

5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

3

51

南通大学

江苏

3

51

蚌埠医学院

安徽

3

69

长安大学

陕西

2

69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

2

6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2

69

第四军医大学

陕西

2

69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2

69

东华大学

上海

2

69

南昌大学

江西

2

69

福州大学

福建

2

69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2

69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2

69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

2

69

哈尔滨医科大学

黑龙江

2

69

青岛大学

山东

2

69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

2

69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

2

69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

2

69

哈尔滨理工大学

黑龙江

2

69

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

2

69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

2

69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

2

69

沈阳农业大学

辽宁

2

69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

2

69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

2

69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2

69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

2

69

南华大学

湖南

2

69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

2

69

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

2

69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

2

69

石家庄铁道大学

河北

2

69

沈阳药科大学

辽宁

2

从1977恢复高考至今,已经过去了40多年,无论中国的经济还是教育,都有了天翻地覆的新模样。时过境迁,现在的高考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提及过去的大学生与现在大学生的区别时,普遍认为,过去的大学生上大学是为了实现人生的理想,毕业由国家统一分配,而现在的大学生更现实,要考虑干什么工作、能挣多少钱、能不能养家糊口,这就是时代所产生的变化。

那个时代是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的高考已经不是独木桥,不是必须走这条路才能改变人生。过去上大学是精英教育,现在是基础教育。现在的社会更加多元化、选择更加多,正是“条条大路通罗马”,通过技能的学习、创业等方式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出路。上大学已经不显得像过去那样成为必不可少的、非得走的一个过程。如果说过去那代考生面对的是峡谷,现在这代人面对的则是平原,七十二行,行行都是状元。

■本文依据潇湘晨报、西安晚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红网学术plus、芒果TV等内容综合撰写

相关阅读推荐

光阴岁月▏77~79级大学生的高考记忆

周末阅读▏中国最大的谎言就是“学历不重要”

致青春┃我的高考片段回忆

溪流笔谈▏改革开放四十年:海洋测绘追梦者素描

溪流笔谈▏江苏海洋大学来了,全国到底有多少涉海院校?

新闻追踪▏教育部提醒,今后可能有一半的人没法毕业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